(相关资料图)
乡村文化振兴,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这两年,鸣凤村依托村史馆,进一步放大地域文化,通过图片、实物等展示这里曾经的辉煌,这也成为鸣凤村的一大亮点。
“我们这个村史馆虽然面积不大,但是内容蛮丰富,把我们鸣凤过去的一些历史基本展现出来了。”说到村史馆,呜凤村党委书记钱克清平和的口气中透着自豪。近日,记者第一次走进鸣凤村村史馆,一股古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,“水师衙门”“镇海庵”“鸣凤书院”等一些显眼的名词吸引了我的注意;馆内围绕这些历史记忆点,分类做了展陈,包含地理、水利、风土、民情、军事等诸多方面。
在红址方面,这个馆内还介绍了“火烧七大家”的发生地、抗日及解放时期扬中县委县政府的驻地、党旗下的鸣凤小学、镇海庵抗日民族政府秘密交通线、《前进报》报社、烈士张日化被捕地、榴弹厂等军工厂,以及马家港、五墩子港、四墩子港等红色军港。
“应该说,我们已经把过去与鸣凤有关的、或发生在鸣凤的历史都收集整理出来了,这是地域文化很好的传承。接下来,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调整,把村史馆的展陈做得更明确,再配上专业讲解员的讲解,让来参观的游客印象更深刻。”钱克清胸有成竹地说。
据了解,在挖掘、打造地域文化上,鸣凤村除了建起村史馆,还编辑整理了一本名为《鸣凤古迹红址》的书,重点介绍与鸣凤有关的古迹和红址,专门请人创作了村歌,展现鸣凤村喜人变化和不一样的精气神,这些必将为鸣凤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最活跃的因子。